インフォメーション

2025-09-14 14:30:00

 

914日,“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海外华文媒体宁德行活动走进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渔排,海外华文媒体参访团深入这片中国大黄鱼的核心养殖区,了解宁德大黄鱼产业在组织化、生态化、标准化等方面的创新实践。

 

e3bd5831a92800c6dc5e1f9449a41aa5

(“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海外华文媒体宁德行活动走进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渔排。吕若萱 摄)

 

大黄鱼,又叫黄瓜鱼,其体色金黄、嘴唇鲜红、肉质洁白细嫩、营养丰富。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每10条大黄鱼就有8条来自宁德市,该市已成为中国大黄鱼苗种供应、养殖生产、加工销售及品牌运营的核心基地,被誉为“中国大黄鱼之都”。数据显示,2024年,宁德市大黄鱼产量达21.49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约80%,全产业链产值突破200亿元。

采风团乘船驶入三都澳白基湾,蔚蓝之上,一排排深水抗风浪网箱整齐排列,宛如“海上田园”。令人难以想象的是,在2017年时,这里到处是木制渔排,泡沫箱、垃圾漂浮,既不美观又不环保。

 

22d0cd8ff375d816d3346b3e08b9bf97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了解宁德大黄鱼产业发展情况。吕若萱 摄)

 

2018年,宁德市铁腕推进海上养殖综合整治,立足“全面清”,聚焦“规范养”,突出“长效管”,共清退及升级改造渔排142.73万口、贝藻类54.15万亩,清理海漂垃圾10.6万吨、泡沫浮球538万个,重建海上养殖新秩序,成为中国水产养殖高质量绿色发展典型,给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宁德答卷”。

有了好生态,品质提升快,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后,宁德大黄鱼产量、品质随之提升。参访团在现场看到,一个个大型网箱整齐排列,结构坚固、设计科学,具备良好的抗风浪性能和水体交换能力;网箱之中,成群色泽金黄、体型饱满的大黄鱼畅游其间,生机勃勃。

 

d0e4e041b5442404eb49f1290054edde

(“把闽东之光传播开去”——海外华文媒体宁德行活动走进福建省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渔排。吕若萱 摄)

 

据介绍,近年来宁德市持续优化海上养殖布局,大力推进“内转外、浅转深”养殖战略,2025年以来已在福鼎市、霞浦县等外海海域新建深水大网箱592口。这类网箱不仅大幅提升养殖容量和鱼品质量,对近岸生态环境的影响也显著减少,是实现大黄鱼产业绿色转型的重要举措。

 

46e63309c3fa23a43e00f2fdab44285d

(海外华文媒体代表品尝宁德大黄鱼精深加工产品。吴允杰摄)

 

生态好了,如何进一步保证“舌尖上的安全”?据蕉城区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在质量安全监管层面,宁德市全面实施大黄鱼收购前预检制度,年均检测上市大黄鱼超5000批次,从源头守护产品安全;在养殖技术方面,“海上渔医院”常态化为养殖户提供疫病诊疗与技术指导服务,全市大黄鱼配合饲料年使用量约25万吨,使用比例近60%,健康养殖水平显著提升。

水清鱼肥生态美,科技创新更为渔业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三都澳官井洋是中国唯一的大黄鱼内湾性产卵场,宁德市充分发挥独特优势,以种业振兴为核心,通过群体选育、亲鱼优选等科学措施,显著提升大黄鱼生长速度与体型规格,2龄养成鱼均重已从产业化初期的350克提升至当前的600克。

数据显示,2025年宁德新增2家省级大黄鱼良种场,现有国家级现代种业示范场2家、市级以上原良种场7家,原良种场数量居全省首位,年育苗量占全国90%以上。

参访团在现场看,鱼柳、鱼松等大黄鱼预制菜产品琳琅满目,既有大黄鱼原汁原味的“鲜”,又符合当下快节奏生活的需求。

《大黄鱼加工》 谢书秋摄

(大黄鱼加工。谢书秋 摄)

 

据介绍,宁德市积极推动大黄鱼产业三产融合,构建现代化加工流通体系,大黄鱼行业现有福建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3家(其中国家级5家、福建省级28家)。同时,大黄鱼加工企业创新开发酸菜黄鱼、剁椒黄鱼、无刺鱼柳等预制菜产品,电商销售渠道快速拓展。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品牌推广方面,宁德市通过举办大黄鱼宣传推广周、开展专题推介会及高铁冠名等多元方式,持续提升“宁德大黄鱼”公共品牌影响力。此外,该市同步推进标准体系建设,牵头制定《养殖大黄鱼等级规格》等10余项地方及行业标准,发布产业蓝皮书与标准蓝皮书,进一步巩固宁德在全国大黄鱼产业中的核心地位。

《丰收年——三都澳白基湾海域新型塑胶渔排养殖示范点》李民雄摄,2019年9月22日

(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海域新型塑胶渔排养殖示范点。李民雄 摄)

 

产业要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据大黄鱼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全面落实“海上福建”“海上宁德”建设部署,宁德市创新建立“1+1+6+18”工作机制,即成立一个大黄鱼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组建一个大黄鱼产业协会、实施六大策略、重点推进十八项任务,着力补齐短板、拉长长板、锻造新板,建设更具韧性和安全性的大黄鱼产业链供应链。

 

《碧海蓝天醉牧场——三都澳白基湾》李民雄摄,

(宁德市蕉城区三都澳白基湾。李民雄 摄)

 

当下,大黄鱼产业发展工作专班正着力通过实施“产业链升级筑牢根基、供应链整合突破瓶颈、质量攻坚构建信任、治理创新优化生态、新质动能重塑价值、永续机制平衡发展”六大策略,推动宁德大黄鱼产业实现从粗放向深耕、从原生向新质、从传统向现代化三次跃变。

大黄鱼产业发展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称,通过统筹实施六大策略,旨在最终形成“科技赋能产业链、标准引领供应链、生态重塑价值链”现代渔业发展范式,将宁德打造成为全球大黄鱼产业的“种源基地、科研高地、品质标杆、标准中心”,为践行大食物观、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可复制的“宁德方案”。

宁德大黄鱼产业的发展,成为观察中国现代渔业发展的一个窗口。碧波之上,现代化渔排整齐排列的壮观景象,是“向海图强”的创新故事,也是正在发生的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鲜活样本。(文/吴允杰)